您现在的位置: 小通草 > 小通草入药部位 > 正文 > 正文

ldquo小广rdquo的通草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6 12:46:49
      

7月31日,“小广”夏令营的营员们迎来了“拉练”的最后一站——通草工艺体验。

              

下午两点半,尽管天气炎热,“小广”和家长都准时来到了设立在越秀区文化馆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的苏昕通草画工作室,上了一堂特别的通草工艺课。

作为该传承教育项目的负责人,苏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通草画的历史。通草画是两百多年前广州外销画中的一种。画家在植物通脱木茎髓切割出来的薄片上用水彩颜料作画,绘画技法糅合中西,色彩亮丽经久不褪,画面呈现丝绸般的质感,画中内容更是充满了浓浓的“广味”:街头市井、珠江帆影、外贸场景、广府民俗、岭南园林等,题材十分广泛。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和普及的清代,它成为风靡欧美的“东方手信”,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被后世誉为“中国风物的手绘照片”。

工作室复制的广府通草画

广州博物馆在国内公立机构中最早入藏和展出通草画,让沉寂近百年的通草画重回大众视线,通草画也在年被列为越秀区非遗项目并已经在越秀区各教育单位大力推广。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通草画的制作过程,苏老师把切割好的通脱木茎髓和通草片分发给“小广”和外国志愿者接触,让其感受这种“画纸”的特殊性和作画的难度。随后,她亲自示范在通草片上绘画,鼓励营员们大胆尝试并介绍了通草画上色的小技巧。营员们都非常好奇地触摸着这种奇特的“纸”,了解到每一张通草片都是手工剖切才获得的,而且轻薄易脆,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不舍得轻易下笔。

苏老师向小营员们展示通脱木茎髓和通草片

小营员们认真观看绘画示范

重头戏来啦

课堂上,“小广”还饮得“头啖汤”——苏老师首次向大家展现了与台湾通草艺人张秀美老师最新开发的3D通草画,我们的“小广”有幸成为第一批体验的学员。3D通草画是使用从通脱木茎髓切割下来的各种形状、厚度的碎件,利用通草茎髓容易塑形和上色的特点,经过设计、拼搭、绘彩而成,形象立体,活灵活现,像油画又像雕塑,赋予了广府通草画新的生命。

3D通草画

“小广”和外国志愿者们拿到制作材料后,兴奋地摆弄起来。在一双双巧手下,一块块通草圈和通草片,都能拼出大千世界:可爱的动物、斑斓的花朵、茂密的树木,多变的人物表情等等。

小营员在构思图案

第一次接触通草画的外国志愿者们都惊叹,原来广州还有这项有趣的手工技艺!

体验完通草工艺制作后,“小广”夏令营结束了为期两周的外出走访非遗工作室的任务,在广州街头巷尾的传统作坊中见识了曾经蜚声国内外的“广州制作”,学习了这些传统技艺的历史和制作流程,了解了“老广”们的文化生活。下一期我们将再次回到镇海楼大本营,举办本届“小广”夏令营的结营典礼。

“小广”举着自己制作的3D通草画作品与苏老师合影

广州博物馆

g(←长按复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tongcaoa.com/rybw/8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通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