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这么多年来,根本没有“科学”的思维。
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医,靠的是大数据试验,而非科学研究导出结果。
在哺乳这件事上,我发现,“无科学”思维简直严重得无以复加。
以下是我听到的一则小故事:
说当年有一个拉肚子的病,中医西医都没办法治好,就各自回去研究。后来中医竟然成功配药把这病治好了,西医一看觉得很奇怪,就问:这个治病的主药遇水就失效,中医的药都是水剂,你怎么知道要加另外一个药来形成凝固呢?
中医答:我也不知道啊!吃这药的人多,吃一个有效,再吃一个也有效,我们就知道这个病可以这样治了啊。
讲故事的人说,这个中医为什么只能在中国出现呢,因为中国人多,历史长,数据样本大呀。你美国只有年,试个药就能亡国,怎么可能出中医呢。
在哺乳这件事上也是,不能说民间各种偏方无效,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生效”逻辑,而且容易忽略个体差异。所以当我到乳腺科看病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原来跟我一样“无知”的人有这么多,各有各的惨状=。=
更让我觉得可怕的是,还有更多的妈妈,连乳腺科都不愿意来。
我又不是医生,接下来我才不要谈什么科学医治呢,我只是打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三个月以来,每天跟奶做斗争的惨痛史而已。
首先,这是一个“很痛”的故事
说到喂奶,每位宝妈都能作为主角说出一部血泪史。
“配角”们抢戏的标准台词,我们也都能背出来:有奶了吗?奶够吃吗?孩子是不是没吃饱啊?这菜下奶要多吃……吧啦吧啦吧啦………=。=
还未生产的时候,我妈就说:喂奶是件很幸福的事,那感觉没法形容。没奶?怎么可能,我那个时候每天吃两碗白饭,奶水都够你们吃,一边喂另一边还能喷着出来!
在金刚姥姥不断的灌输下,我坚信自己是奶牛体质。
然而……从来不把喂奶这件事放在心上的我,最终却特别有资格地,谈谈喂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有点语无伦次的故事梗概
简单梳理一下我的经历——
住院期:不下奶,乳头皲裂。护工说你没奶所以被孩子吸破了正常。我后来才知道,正常个鬼啊,就是孩子含乳不正确才会皲裂的!本来就身心疲惫,医院白天夜里各种吵闹、像蒸桑拿的温度、不能翻身下地的无奈……身体和心情都糟糕到极点,能下奶才怪呢。所以当她们给我推荐开乳通乳的时候,我还是拒绝了,信心满满地坚信“奶牛”没问题。
结果:因为床位不够,我住了两天院就回家了。回家以后我根本顾不上看娃,呼呼大睡了一觉,起来就下奶了。而且三天后我用吸奶器一次就能抽出ml,妥妥的奶牛体质,前途一片光明的感觉……
奶头皲裂我当时用的是表妹从美国寄过来的兰思诺的乳头膏,号称国际母乳协会推荐的纯天然羊脂制作的,然而作用也只是保湿滋润促进伤口愈合。如果已经出现皲裂,呲牙咧嘴痛的时候,只能靠忍,据说当磨出厚茧的时候就不痛了。或者用吸奶器抽出来喂,一般三天左右乳头伤口就能愈合。所以!!!!还未生产的妈妈,最应该学习的是怎么让孩子正确含乳,而不是买什么牌子的乳头膏或卷心舒。
月子里:淤积、乳腺炎、高烧、追奶。很多妈妈都有“石头奶”这个症状,刚下奶,供需没有平衡,娃吃不完就容易淤积。一般来说,勤吸多挤就不会出什么状况。我当时经常石头奶,只有一次有豌豆大小的硬块没揉通,结果就高烧了。第二天让娃多吸,一边用拇指往乳头方向推,就推开了。
结果:医院挂了急诊,医院的时候硬块已经通了,医生看了以后说乳腺挺好的,如果发烧不超过38.5度,就可以坚持喂奶(医生男神纠正说,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发烧无论多少度都可以哺乳;国际母乳协会的资料也显示发烧时奶水会产生抗体,对孩子有益无害)。一共烧了两天,期间会忽冷忽热,症状跟产褥热相似。因此妈妈们如果月子里发烧一定要注意,除了乳腺炎,也可能是伤口发炎,病毒感染等。乳腺炎后,奶量会下降,我又开始漫长的追奶之旅了=。=期间小金刚一哭,姥姥就会说“孩子肯定饿了没吃饱”,没抵挡住姥姥的攻势,给加了奶粉,变成了混合喂养。
未满三月:堵奶、脓肿、穿刺、开刀引流。最凄惨的一个月,我妈有事回了老家,小金刚那一段时间又肠绞痛,凌晨两三点经常嚎哭。有一次嚎哭得特别厉害,吃了西甲硅油、飞机抱、排气操都不起作用。吓得我连夜赶去挂急诊,最后哭累了才睡下的,一睡四五个小时,我也太累没起来吸奶。然后就特别严重的石头奶了。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反而掉以轻心,热敷后让孩子吸以为就没事了。结果吸了一天都没通,自己又边用吸奶器边揉也无济于事(敲黑板划重点,如果自己下手没轻没重,强烈建议各位宝妈不要自己乱揉!大部分脓肿都是因为暴力揉按和延误导致的!)。
第二天赶紧去挂号找医生,结果医生没有照B超,也没开药,说揉通了就好,给推荐了通乳师。通乳师揉了一次,说有水肿,得水肿消了才能把底下的硬块揉开……等了几天水肿没见消,反而发烧了,红肿加剧。赶紧再去,医生说脓肿已经十分严重了,只能马上断奶住院开刀,当场晴天霹雳……
后来听说海淀妇幼乳腺科特别好就忐忑不安地求医去了,医生果然很专业,治疗的手法也更多样。最可贵的是医生特别鼓励母乳喂养,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断奶。由于我的脓肿特别严重,而且表层皮肤已经有了破损,穿刺了两次后还是开刀引流了。开刀的痛很是酸爽……呵呵,生孩子的时候我都没哭喊过,开刀那天鬼哭狼嚎得主刀医生都不好意思。
然后医院换药,期间怕伤口漏奶又怕回奶,每天都惶恐不安,又要耗时耗力一天三四次手动挤奶……加上哄娃和各种家务,生活真是一团乱麻。
结果:耗时两个半月,伤口终于愈合了,但是底下硬块还没完全消掉。留着长长的刀疤也很是难看=。=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很好,还学会了手动挤奶。
三个半月:堵奶、乳头破损、乳房痉挛。什么叫做身经百战呢,就是你以为右边乳房已经体验了足够多的伤痛了,可是你忘记了还有左边乳房……某天晚饭后正在洗碗,忽然觉得左边乳房在一瞬间出现了石头奶,半侧全硬。一看表,孩子吃完奶才不到两小时,当时的心情除了震惊就是无奈——我这哪是奶牛体质啊,我这是瀑布体质啊,奶都多到这种程度了吗?!
马上把娃摇醒喂奶,无用!芙蓉膏配合吸奶器,无用!海淀妇幼半夜无急诊,第二天还是周六……看着右边还在渗血渗脓的伤口,噩梦!
各位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我当时的绝望吧。
万幸的是,心情虽然糟糕,但状况没那么糟糕。医生看了以后说是孩子衔乳不正确,导致乳头破损,起的水泡把奶眼给堵住了,所以才会那么快速出现堵奶。医生帮忙挑开堵塞的位置,护士给按摩了一下,回家配合凉敷,一周后硬块症状就消失了。期间乳房根部每次孩子吸奶后都会特别痛,医生说是乳房痉挛,可能是乳腺工作过度导致的,除了凉敷也是没什么好办法。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当时医生还自言自语了一句,这种堵奶一般都会反复,因为水泡消掉愈合过程中很容易再次破损堵住……我当场就立了flag,绝对不会,我要让孩子好好含乳。结果……当然是医生赢了,第二周我又去通了一次乳=。=
结果:耗了大概一个月,左边乳房偶尔还会出现点状破损,但是特别疼痛的症状基本没再出现了。看了许多关于母乳的文章,加上医生的鼓励,小金刚又实现了纯母乳喂养了。
敲黑板划重点的小结
现在我都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扛过来的,记得当时刚开完刀,一只手还捂着渗血的伤口纱布,一只手扶着出租车的把手跟师傅说:我不赶时间,师傅你开慢点,太颠簸我伤口会痛。师傅吓得不行,说你咋不让人陪着来啊。然后那一次是我在北京坐过最平稳的出租车。说多了都是泪,总结经验,又来敲黑板划重点了各位——
1、不要轻易揉按!!!重点中的重点,不管是开奶、通奶、增奶,尽量让孩子多吸、多喝热水、保证足够的休息、保持良好心态。
在医院的时候,我说找通乳师,就会被医生护士鄙视=。=海淀妇幼是我知道唯一有通乳服务的,40元按摩大约10分钟左右。但是负责按摩的护士阿姨也很鄙视地说,不到万不得已医生是不会给你开按摩的,别说乳房这么脆弱的部位,就是正常皮肤你老揉按也会有伤害啊。另外,如果是堵奶导致发硬,通乳师排奶之后硬块会消失,但是如果红肿的发硬,只能疏通后靠自身愈合能力来慢慢消掉,我开刀以后也是等了两个多月,硬块才逐渐消失的。
关于通乳,我还是那句话,效果因人而异,但是首先你得确保找到好的通乳师。(医生男神再度出场提醒,总体原则是尽量不要按摩乳房,堵奶需要通乳按摩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手法轻柔,时间不长,感觉不疼,才是对的。总之,按摩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我所知道的资料是,通乳师这一职业并未获得国家认证,更没有标准,所以也不好判断专业度,医院(原文链接是一篇关于目前通乳师乱象的新闻报道,各位可以了解一下)。
2、分清状况再对症下药。
奶水淤积、乳腺堵塞、脓肿等都是不同的情况,解决手法也不一样,所以不要盲目自己处理。上面说的石头奶就是涨奶淤积,一般情况下不用紧张。但是如果乳房不是整体涨硬,而是出现半侧或者大面积硬块,那很有可能是出现了堵塞。也是替我按摩的护士阿姨告诉我的,一般的淤积孩子吸就能排出来,最后残留的也是细小硬块;出现大面积的肿块消不掉,奶排不出来就很有可能是乳腺或奶眼出现了问题——比如白色的脂肪粒、皮肤碎屑、皮肤破损等都可能堵住乳腺或奶眼。
3、不要盲目热敷!!!!
这个也是重点中的重点,堵奶解决办法网上一搜都是建议热敷,这是很坑娘的……热敷能刺激奶阵促进奶水产生,乳腺会有一定的扩张。如果是一般的奶水淤积,热敷后让孩子吸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奶眼堵塞或者已经发生脓肿,热敷只会加剧症状。正确的做法是凉敷(不是冰敷啊喂,太冷也会冻伤皮肤的),帮助血管收缩,减轻红肿症状。所以到底怎么敷,也要看个人情况。
4、如果状况自己解决不了,医院。
很多宝妈都习惯了找通乳师,包括前面的医生给我推荐,我想这医生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她肯定也是希望把我治好的。但我还是那句话,就算大部分人或普通的状况通乳师能搞定,到自己身上也不一定能有用,而且万一有突发状况通乳师也比较难处理。
目前乳腺脓肿的常规做法是穿刺抽脓,伤害较小,不影响哺乳,但是一般都要多次抽取才能治愈;严重的无法穿刺,就是开刀引流,会有漏奶的风险最终也需单侧回奶。医院都没有穿刺的技术,医院对比一下吧。
最后絮叨一下,由于目前医护人员繁重的工作量,加上个体差异可能存在的风险等,一般医生都不会把话说死的,所以要靠自己多了解相关知识,然后多问多跟医生交流。我始终相信,没有哪个医生是希望把患者治坏的,只是治疗方案跟个人需求有所出入而已,比如的医生要求我马上断奶住院,这肯定是最快捷高效的治疗方案,但是我自己希望能继续哺乳,所以就会对治医院。因此多交流是找到合适自己治疗方案的重点,请医生理解自己的状况和心情,也理解医生的难处和不易,信任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其次,你可能遇到的状况和“应对”
1、不下奶或奶水少。
除非真的是“瀑布”体质,不然刚生产不下奶都是正常的。医院对产后的母子亲密接触都是走形式,根本没有让新生儿和妈妈肌肤相亲足够的时间,更别说含乳,所以下奶稍迟也是正常的。
谁也没听说家里的狗狗猫猫不产奶,理论上人类和它们的产奶机制是一样的,让孩子多吸就好。文章最后我整理了一些追奶期间试过的方子,效果,还是因人而异。加上现在都是营养过剩,孩子便便容易有奶瓣,真不用担心不产奶而多吃。
而且据说孩子生下来头三天是自带食粮的,只要体重减少不超过自身的8%就没问题,不要急于喂奶粉,容易导致乳头混淆。而且吃多了,容易吐奶漾奶,把肠胃弄坏。
建议:追奶的重点是多吸,不是多吃。良好心态、充足睡眠、保证水分摄入量,就可以了。按摩教程网上也很多,宝妈们非想按摩也可以,是千万不要太用力,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宜。
孩子胃容量图
2、乳头皲裂
医院,问医生怎么办,他都会说:改善孩子含乳。可是我觉得我们家孩子含乳一直都很好=。=但是每次吃的时候,都容易分心,扯着奶头左顾右盼……
后来我的做法是教他张大嘴,他当然学不会啊,就趁他找奶头不断张嘴的时候,嘴巴张得最大就怼进去=。=如果吃几分钟就开始分心,就不让吃了,等他哼哼唧唧表示饿了还吃再说。
建议:改善孩子含乳;乳头膏保湿舒缓疼痛;康复新液促进愈合。网上也有很多含乳教程,我看的是西尔斯的书,下面是配图。现在我们家小金刚再吃奶,终于不再痛了,但是他要出牙了,又开始咬了……
含乳教程图
3、奶水淤积
一般性奶水淤积,靠孩子正确含奶吸奶就能疏通。这种时候热敷也是可以的。我自己配医院的芙蓉膏,觉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敷上去乳房有轻微的发热。还有妈妈说美国的卷心舒也有一定纾缓作用,纯植物提炼,缺点是起效慢,价钱贵。
建议:多吸多排奶,可配合热敷。并且建议哺乳姿势多样化一点,不然总有几根乳腺容易被冷落。如果孩子太小吸力不足,可以用吸奶器或手法排奶,吸奶器每次用时建议不超过20分钟。奶水太多的妈妈,最好的预防办法是定时排奶。但是淤积的原因很多,比如输奶管太窄、奶水过多、哺乳姿势过于固定、胸部被挤压撞击、过于疲劳精神不佳等,所以各位宝妈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预防。
医院墙上的母乳宣传图
4、乳腺堵塞
堵塞比淤积更难处理一些,最常见的是因为奶水过于黏稠而产生“白头”(脂肪粒),也有可能因为含奶不正确导致皮肤破损结痂等堵塞。“白头”的解决办法是“挑出”,海淀妇幼有这项治疗,在门诊就可以做。由于一直吃得比较清淡,并且强迫自己多吃菜,目前还没出现这个症状,所以不好给具体建议。
建议:饮食清淡。如出现症状,以下是一些宝妈分享的经验——粉刺针用酒精消毒后自行挑出白头;用棉棒沾红霉素软膏轻轻反复擦乳头可以擦出;还有些用去除针头的针筒吸出。以上办法据说都可行。但是一定要做好细菌感染措施。
5、乳腺炎
前面的各种症状都可能进一步变成乳腺炎,乳腺炎会导致乳房疼痛、周边的筋骨也会因为炎症疼痛。我最厉害的时候,整个右手都抬不起来,后背肩胛处感觉一直拉扯着痛。乳腺炎严重就会发烧,一般会低烧至高烧反复,这种医院,有的会开头孢,严重的会输液——总之马上控制炎症是重点。头孢是不通过奶水分解的,因此可以正常哺乳,如果输液了就听医嘱,一般24小时后不再发烧就可以哺乳。
建议:已经发烧了一定要看医生!医生会根据乳腺炎发生的原因来处理病灶,如果已经发烧,医院会开头孢或输液。
6、乳腺脓肿
据说海淀妇幼一年能替上千名妈妈做脓肿穿刺,症状各部相同,医院遇到的几个妈妈,有脓块在深层的、脓块分散的(被月嫂或者通乳师暴力揉按了)、大面积脓肿……但是引发症状的,无非就是暴力揉按、淤积延误和细菌感染。
最后,一些“无用”的小偏方
1、通草+黄芪。
据说很多月嫂煲汤的时候也放。我月子里基本上就是喝鲫鱼汤、胡萝卜玉米龙骨汤、四味汤,每次煲都会放一包10g通草。月子里奶水还算充足的,但是不知道跟这些偏方有没有关系。出了月子就各种状况,汤也不吃了,天天青菜拌饭……
2、五谷粉。
黑豆、黑芝麻、核桃、花生、红枣打成粉,然后煮成糊状,放点红糖或白糖。
这是一个追奶妈妈教的,她说每天一大壶,连续吃三天就特别有效。因为黑豆、花生容易引发胀气,当时小金刚胀气挺严重的,我就吃得很少,就是觉得挺好吃偶尔当早餐吃了。感觉有点效的,但容易上火和胀气,慎吃。
3、榴莲。
据说也是个下奶神器,千万妈妈亲证有效,甚至吃完就会堵奶。还可以吃榴莲披萨、榴莲千层、榴莲蛋糕……好吧,觉得嘴馋吃一吃也无妨,最近我打算先拿榴莲卷练练手^_^
4、热水!
我的大招是热水,怕水分不够所以白天每次喂奶前我会喝一大杯热水,毫升左右,稍微有点烫口。喂完奶我也会再喝一杯。产奶状况好的时候,喝完之后就会觉得有奶阵。还有就是热水敷或者淋浴,如果洗澡前没喂奶,洗澡用热水冲洗就容易喷奶……所以说最无害有用的大招就是热水!
写在最后的话。
市面上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开奶增奶神器,但是经过这么久的斗争,我最终得出了一个特别没新意的结论,只能靠娃和自己,多吸多学习,好好爱自己。
就像金刚姥姥说的,喂奶是件幸福得无法形容的事。尽管之前我只get到了“无法形容”几个字……但是只要妈妈们愿意,纯母乳都是能实现的,但愿大家都能尽早掌握“幸福”的精髓。
碎碎念,本来下一篇想写睡眠大作战的,但是明显我们家“战争暂未胜利,同志仍需努力”。现在母乳对小金刚的吸引力极速下降,吃10分钟左右就开始呜呜呜不吃,左顾右盼……每次喂奶都要“谈判”好几回才能吃完。我的做法是不管他,他既然高兴,就表示吃饱了,等他下一次闹再喂好了。或者饿久一点,三个多四个小时,他确实饿了,愿意捧着奶吃再说。
现在写东西,真是啰嗦又凌乱,但是每敲字就会有声音喊:饿了……困了……尿了……抱抱……=。=
争取以后能一个月写一篇,并且有条理一些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