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通草 > 小通草生理特性 > 正文 > 正文

国际博物馆日原来广州有这么多博物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 11:33:10

博物馆,承载了一方水土独特的历史、文化。因为博物馆,爱上一座城。这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句话。

广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在广州,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从这里,能看见华夏文明、看见时代剪影、看见燎原星火,也能看见艺术之光。

近年来,各博物馆屡屡创新,以崭新的面貌示人,疫情期间还利用前沿科技推出各式“云游”活动,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感受文物的魅力。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让我们细数广州的那些精彩的博物馆,

一起来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一、

从这里,看见华夏文明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保存完好,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南越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南越国遗迹》与《海上丝绸之路》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01

精彩看点

丝缕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

“文帝行玺”金印

“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它与先前发现的“皇后玉玺”玉印和“皇帝信玺”封泥共同印证了史书记载秦汉实行的印玺制,此外,它还是墓主人身份最可靠的物证,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02

趣味文创

“虎小将”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年开发的IP形象,选取了馆藏珍品“错金铭文铜虎节”中的黑色、黄色作为形象的主打色系,还特别设计了一颗金色单颗虎牙让“虎小将”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俏皮可爱。“虎小将”的系列文创包括:搪胶玩具、保温杯、马克杯、雨伞、钥匙扣等。

03

近期展讯

曾国宝藏

《曾国宝藏》展于年12月2日至年3月1日(目前延展至年5月20日)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和随州久洲艺术博物馆主办,共展出来自随州的89件(套)青铜器精品,分为九鼎八簋、礼乐家邦和车马行天下三部分,从青铜器切入展现了曾国七百年历史的赫赫威仪和先秦时期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南越王宫博物馆

、年,这里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南越国宫署御苑中的大型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石水池砌筑手法与西方古建筑手法异曲同工,池中出土八棱石柱等建筑构件为国内首见。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南汉都城在现在的广州老城区,南越国宫署御园附近考古发现了南汉建筑遗迹,根据考古资料推测,这是现存最重要的南汉宫殿遗存,也是当今中国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宫殿之一。

博物馆展示了两千年前的南越国王宫御苑遗迹、遗物,并设有录像和导览系统,帮助观众了解考古发掘的情形,观赏珍贵的出土文物,还可以亲临考古现场感受历史信息。

01

精彩看点

曲流石渠遗址

曲流石渠是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的皇家园林遗址,也是南越国宫署遗址的精华部分,被誉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曲流石渠蜿蜒曲折长愈米。曲渠至东南端突然低下1.5米,形成一个弯月形小水池。这些园林水景设计之独特,构筑至精巧,规模之宏大,令人赞叹不已。

02

趣味文创

文创宣传品采用两千多年前的南越国印花砖纹,几何图案×线条的组合简洁大方,民族风的颜色搭配更彰显文化底蕴。

南汉二陵博物馆

南汉二陵即德陵和康陵,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皇陵博物馆,地处广东广州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内,其中康陵是全国首次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的陵园建筑。-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大学城建设工程,对南汉二陵看展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多年筹备,依托皇陵遗址而建的南汉二陵博物馆,于年5月17日正式开放。南汉二陵因其重要性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精彩看点

康陵玄宫哀册碑文

发掘现场发现“康陵玄宫哀册碑文”当门而立。“哀册”,又称为“哀策”,是古时候皇帝、皇后、王子死后,专门为其所写的悼文或祭词。康陵玄宫出土的哀册文碑,是考古发现中首次出土完整的哀册全文。它用碑的形式刻制,突破了以前哀册用玉石片刻制的形式,是年代最早的一块哀册文碑石。

陶制水果象生

陶制香蕉、菠萝、茨菇、木瓜、马蹄、桃、柿系列尽管有上千年历史,却依然色泽自然、栩栩如生。这些水果属于模型明器蔬果祭品,也是迄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一批蔬果寿象生陶瓷制品。

02

趣味文创

IP形象参照了唐代的十二生肖陶俑,手部所做动作为“叉手礼”,双手交叉,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余四指紧贴于胸前。叉手礼是当时广泛使用的社会礼仪,无论男女老幼都可用,表示敬意。

03

近期展讯

丝路启航

——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

“丝路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于年5月15日至9月15日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出。展览分“跨洋过海”“兼容并蓄”“江海相连”三个单元,共展出广西出土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套),二、三级文物各41件(套)。汉代金饼、玻璃杯、水晶坠饰、“九真府”铭陶提筒、羊角钮铜钟、陶胡人俑座灯等国家一级文物首次集中在广州亮相。

广州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成立于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华南首座博物馆。馆舍镇海楼始建于年,是广州老城标。经过不断发展,现除镇海楼展区外,同时还有广州美术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三个分展区。

01

精彩看点

战国越王剑

除了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如今还有许多把越王剑流传于世。这把剑由容庚先生捐赠,剑格上铸“王戉”二字,两面共八字,作鸟虫书,多年后依然锋利,削铁如泥。

明石湾窑鳌鱼

鳌鱼,中国古代神话认为是龙的九子之一,吉祥又辟邪。石湾窑鳌鱼,是明万历年间佛山霍韬祠堂的脊饰两端的装饰物。文物分尾巴上翘,头部似狮子,张口露齿,突眼弯角,身体浑圆,遍体鱼鳞,通体施黄、绿、紫三色,色彩斑斓,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02

趣味文创

穗穗U盘以广州博物馆的吉祥物“穗穗”为原型制作而成。

充电宝上画的是卡通版镇海楼。

03

近期展讯

字字珠玑——馆藏有铭铜器展

“字字珠玑——馆藏有铭铜器展”不仅大规模展出了40件著名金石大家、收藏大家容庚的商周青铜旧藏,还包括了大量馆藏带有铭文的铜器精品,包括吉金、铜镜、玺印、古钱四大类,以及广东大观博物馆提供的7件代表性器物,共计件(套)。展览将持续至年5月20日。

“指间的广州制造”

——“广府旧事”通草画文化展

此次通草画文化展由广州博物馆和广州地铁联合主办,甄选广州博物馆珍藏的通草画作图像、中外文献,广东省内唯一非遗通草画传承人苏昕老师的作品,及越秀区少年宫青少年学生通草画代表作品,向当代市民展现了清代广州市井百态、居家生活、水城文化、节庆民俗等风貌以及现今通草画的传承与保护状况。展览时间为年5月11日至6月10日。地点为广州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站台文化长廊。

烘焙+文物,视频直播看珍宝

广州博物馆携手“无声的cake”,并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滴滴出行、来电科技等多家社会力量,推出“‘听’文物故事识广府旧事”通草画文化沙龙活动,烘焙艺术让文物发声,助力听障人士创业就业。馆方还在5月18日启动“‘宝藏老师’带你看广博‘深闺’珍宝”的短视频直播,“5分钟,都是精华”。

二、

从这里,看见时代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地处珠江新城,建筑造型独特,被誉为“月光宝盒”。省博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截至年12月,广东省博物馆藏品总数已达17.27万余件(套),包括文物和古籍件(套),自然标本件。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和书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居全国博物馆前列,而广东出土文物与金木雕、端砚的收藏最为丰富,也最具地方特色。

01

精彩看点

陶瓷

陶瓷展厅的陶瓷器品种丰富、窑口较齐全,还有独特的紫沙陶、广东石湾陶、广州织金彩瓷等。

广彩人物双耳盖盅

《广州港全景图》

(篇幅所限,并非全图)

国际罕见、国内唯一的巨型中国外销油画。画中描绘了从沙面、十三行商馆区、海珠炮台直至大沙头附近的东水炮台一带珠江北岸的广阔风景,堪称清代广州的手绘照片、珠江版的“清明上河图”。

02

趣味文创

颜值与美味并重的文创蛋糕,以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和恐龙化石为灵感设计而成~

由各类展览推出的不同样式主题的胶带。

03

近期展讯

魏唐佛光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龙门石窟作为北魏王朝和唐朝皇室开凿佛像的必选之地,断续营造窟龛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多品,因其雕刻之精美、蕴含之丰厚蜚声中外,成为中国皇家石窟寺的典范。本次展览是龙门石窟85件精品文物的首次荟聚,其中包含8件海外回流的国宝级文物,于年4月28日至8月28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艺·粤”云观展+云体验

5月18日,广东省博物馆推出“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图片展及“粤文创花街”打榜和文创销售活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要为线上互动活动,如推出《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览青少年绘画创作征稿活动的线上展览、博物馆短视频达人季活动、探索粤博奇妙世界活动、粤文创花街投票活动等;邀请业内专家,在直播平台推出“圆桌talk:构建平等的博物馆”话题访谈节目,配合馆内“粤匠神工-广作家具特展”和“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推出线上直播导赏活动等。

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历史博物馆在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筹建。展品包括广州彩瓷、通草画、广绣、象牙器、外销扇、五常家具以及银器、珐琅器、玻璃画、水彩画、油画、漆器等多件(套),涵盖了清代广州的主要外销工艺品。

01

精彩看点

广彩洋人远航图大碗

这是十三行博物馆筹建开始收到的第一件文物。大碗器形精美,为外国商船抵达广州后,专门订制的纪念品。大碗中心有的标识,以纪念此次船只航行的年份,正好是乾隆下令“一口通商”的那一年。瓷器上描绘了船员和亲人相见的情形。

清代通草画

清代官员教农民耕田的通草画。

在摄影技术尚未流行的年代,体积小、价格便宜的通草画成为深受西洋商人喜爱的“明信片”。通草画的题材丰富,展现广州市井行当的昔日风情。

三、

在这里,看见燎原星火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成立于年,是目前广东省内建馆时间最早的专题性革命历史博物馆。该馆管辖有18个革命旧址、古建筑和近代历史文化遗迹,另外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

01

精彩看点

广州首面五星红旗

年10月14日,为庆祝广州解放,萧响三(即萧泛波)等地下党员和东亚酒店职工同乐会连夜赶制、并升起的广州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面五星红旗由一块红布,一件黄色球衣手工缝制而成,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

02

趣味文创

《馆韵》以6个分馆建筑作为主元素,结合广州传统满洲花窗的造型,形成6款一系列色彩丰富,具有传统气息又不失现代感的图案,后期可制作成台灯、纪念门票、笔记本、书签、日历、小挂饰等等的文化创意产品。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国内惟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黄埔军校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的纪念馆,现存黄埔军校历史遗迹二十余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

01

精彩看点

第一期学生潘学吟的毕业证书

这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潘学吟的毕业证。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证书存世数量少,且是唯一一期同时有创校3位最高领导人——校总理孙中山、党代表廖仲恺、校长蒋介石签名的证书。

02

趣味文创

《黄埔军校纪念邮册》

邮册收录与黄埔军校相关的经典老照片60幅、原创油画作品17幅、正票和个性化邮票56张。用史学研究,美术创作与邮票设计制作结合的方式创作《黄埔军校纪念邮册》是一次大胆尝试,让游客可以直接“把黄埔军校文化带回家”。

广州起义纪念馆

原为国民党广东省会公安局,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广州起义,在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公社”。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对旧址维修复原,并成立广州起义纪念馆,对外开放,由叶剑英题写馆名。

01

精彩看点

广州起义标语

这是年贴在西瓜园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会场上的两幅革命标语,一幅写着:“打倒帝国主义”,一幅写着“工农兵起来,拥护苏维埃政府”。共青团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亲自主持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进军广州全胜连队”锦旗

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师团三营七连在解放广州时表现突出,荣获43军颁发的“进军广州全胜连队”锦旗。这是解放广州时,唯一一支获此殊荣的连队,这面锦旗也成为最能直接反映广州解放过程的实物之一。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是依托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筹建的人物纪念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广东省、广州市及海珠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统战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该旧址的前身为兴建于清光绪32年(年)的广东士敏土(水泥)厂,因孙中山年和年两次在这里建立革命政权而得名。

01

精彩看点

民国胡汉民书“海珠桥”匾横

年建成的海珠桥,是广州第一座连接市区珠江两岸的跨江大桥。建成之际,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胡汉民亲自为之题名。广州市政府将“海珠桥”三字镶刻在桥上,以纪其盛。胡汉民的手书原件则交由时任广州市市长刘纪文保存。年,刘纪文二女儿刘恩华女士将这件珍贵文物赠予祖国。这件胡汉民“海珠桥”横幅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年孙中山、宋庆龄

与大元帅府要员合影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见证了孙中山在广州第一次建立政权开府办公的重要历史。年3月,孙中山、宋庆龄与刘纪文等帅府要员在帅府后花园合影。照片中的人物皆是近代民主革命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但由于时间久远,人物姓名与合影时间众说纷纭。刘纪文后人捐赠的这张原版照片,有刘纪文亲笔手书各员姓名,澄清了以往流传中的人物混淆和时间错误,是这段历史难得的文物凭证,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02

趣味文创

大元帅府折扇,设计灵感来源于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和“博爱”横幅。

03

近期展讯

“逸仙人的家国情怀——广州抗疫缩影”展览

本次展览是广东省第一个与抗击疫情相关的主题展,旨在通过余幅图片和60多件(套)与抗疫有关的实物、珍贵历史文物反映中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援鄂期间的真实经历,带领观众走近抗疫一线,一起感受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或温暖感人、或惊心动魄的点滴瞬间。展览时间:年4月29日至5月31日。线上展览于年5月18日上线。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简称“农讲所”)前身是番禺学宫。番禺学宫是广州地区唯一保留下来的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年),是明清两代的培养儒生、祭祀孔子的所在地。年5月,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毛泽东担任所长,为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余名学员讲授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干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01

精彩看点

《农民问题丛刊》

《农民问题丛刊》由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泽东担任主编。内容包括有关政策、策略、论著、教材和师生调查研究成果等。丛刊的出版发行,改变了以往研究农民问题资料匮乏的状况,为农讲所学员以及全国各地的农运干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学习材料。

02

趣味文创

镇纸、笔记本、明信片等系列。

03

近期展讯

云展厅:农讲所的军事训练

农讲所推出“红色云展厅”系列视频第二期:《农讲所的军事训练》,讲解员变身“主播”,带您走进第六届农讲所学员艰苦、紧张、活泼的军事化生活。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tongcaoa.com/sltx/855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通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