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通草 > 小通草使用注意 > 正文 > 正文

从我爷爷开始等,50多年了,终于把Ta盼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8/26 14:54:24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雪花飘飘年来到

……

白毛女的故事曾在一代国人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说起她,总有太多思绪和情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等待,泉州人终于等来了她,中国国宝级舞台精品、上海芭蕾舞团的“镇团之宝”——《白毛女》。

是的,你没看错,创作于年的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将于12月5日-6日在泉州大剧院精彩上演,带领观众重温那些年的难忘记忆。

上海芭蕾舞团“镇团之宝”

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上海芭蕾舞团的扛鼎之作,自年首演就一炮打响,引起了全国轰动。期间《白毛女》还以民间文化交流的形式出访多国,刮起一股“芭蕾外交”的旋风,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

《白毛女》也被誉为西方芭蕾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精品,年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是中国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舞剧,演出已达余场。

“跳”出中国芭蕾舞蹈语言

《白毛女》既采用了西方芭蕾舞蹈语汇,又吸收了大量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传统戏曲、武术等民族精华,在展现芭蕾脚尖功力特点的同时又注重上肢舞姿的刚健有力,剧中既有“窗花舞”“扎红头绳”喜儿与大春双人舞等富于芭蕾特点的舞蹈,又具有吸收了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的“参军舞”“大红枣儿甜又香舞”“红缨枪舞”等。

此外,剧中还加入了高难度舞段,在《白毛女》第七场中,被解救出来的“白毛女”与“大春”相遇,跳了一段独舞来表达内心的悲喜交集,其中就展现了一个极高难度的技巧——连续32个单腿转。

《白毛女》作为50多个春秋以来

长演不衰的国潮经典

除了舞蹈独具特色

舞剧音乐唱段也家喻户晓,至今传唱不衰

“听”民族音乐的另类展现

音乐是舞剧的灵魂,一部舞剧的成功往往也是音乐的成功。芭蕾舞剧《白毛女》不仅情节感人舞姿优美,在音乐上保留原歌曲中“北风吹”“红头绳”等,还吸收了大量华北地区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素材,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使舞剧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

-1-

《北风吹》

这段优美的旋律来自河北民歌《青阳传》的音乐主题,欢快轻扬的曲调刻画了主人公喜儿单纯善良的性格,也表达着喜儿对一家团聚的迫切渴望,曲中“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也是家喻户晓、伴随着几代国人成长的经典唱段。

-2-

《窗花舞》

贴窗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红色的剪纸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象征着吉祥与幸福。节日的喜悦深深感染了喜儿和她身边的伙伴们,她们手持窗花,在一段热情欢快的旋律中用翩翩舞姿展示着贴窗花的喜庆场景。

-3-

《扎红头绳》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二尺红头绳儿,给我喜儿扎起来”,温暖朴实的歌词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父女情深的画面。这段音乐旋律婉转,节奏活泼,将喜儿扎上红头绳时的喜悦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几代演员热血“演绎”

从年首演至今,上海芭蕾舞团已培养出石钟琴、茅惠芳、凌桂明、辛丽丽、汪齐风、杨新华等无数著名芭蕾舞女演员。上海芭蕾舞团女演员跳《白毛女》就好像基本功一样,几乎所有女演员都参与过《白毛女》的表演。

《白毛女》作为原创芭蕾舞剧,融入众多民族舞、戏剧元素,对科班出身的古典芭蕾舞者来说,很多动作都要打破常规,从头学起,例如练习把子功、耍大刀、使红缨枪,对于跳惯了“公主”的主演们无论从心理到实践都是一种挑战。

《白毛女》的出现使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芭蕾舞,而一代代上芭演员的磨练与传承更使这部“中国芭蕾尝试芭蕾舞民族化”的开山之作成为国宝级的舞台经典艺术臻品。

年12月5-6日

上海芭蕾舞团舞剧《白毛女》

经典重演,芳华再现!

上海芭蕾舞团舞剧《白毛女》

演出时间

年12月5-6日

周六、日19:30

演出地点

泉州大剧院歌剧厅

演出票价

¥/////

双人套票

¥(*2)

温馨提示:

1.演出时长分,含15分钟中场休息;

2.入场要求:3岁以上儿童凭票入场,3岁以下儿童谢绝进场。

*部分图文视频源于网络,如侵即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tongcaoa.com/syzy/14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通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