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
1.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着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2.物理学中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3.如图所示,用一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一带正电的物体A和不带电的物体B连接起来,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金属杆上通过的电流方向是从到。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请写出你从图中得到的两条信息:
① ;
② 。
5.街道上的路灯是联的,当其中一盏路灯损坏时,其他路灯工作。
6.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7.我国东汉时期就有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悬挂的泡沫小球经毛皮摩擦后靠近时会相互吸引
B.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带正电
C.摩擦过程可以创造电荷
D.原子对外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部没有电荷
8.通草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
9.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橡胶手套B.玻璃杯
C.塑料盆D.钢尺
10.下列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A
B
C
D
11.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可能有电流
C.电流在电源外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路正确而且有电流通过的是()
13.图中,与左图所示实验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右图中的()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是()
1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16.厨房的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排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l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18.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
A.通过A点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
B.通过B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C.通过A点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1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a、b、c、d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Ia=IdB.Ia<Ib
C.Ib>IcD.Ic=Id
20.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允许交叉)
21.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
甲
乙
(1)电流表A2的读数是:。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3)另一同学连接的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是否可行
方法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方法2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
两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1.摩擦起电
2.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自由电子;A;B
4.①这是一个电流表;
②电流表的示数是1.5A;③电流表的量程有0~0.6A和0~3A;④电流表的分度值分别是0.02A和0.1A5.并;还会
6.B7.B8.A
9.B10.D11.D
12.D13.D14.C
15.D16.D17.B
18.D19.A
20.如图所示
21.(1)0.4A;
(2)电流表A1和A2选用的量程不同;(3)可行;不可行能力提升
1.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电,这是因为电荷相互。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具有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3.从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流向。
4.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电,B与C一定能相互。
5.绝缘丝吊着的两个轻质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同种电荷
B.带异种电荷
C.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都不带电
6.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木材、橡皮
B.石墨、金属
C.木材、金属
D.石墨、橡皮
7.下列材料,既是晶体又是导体的是( )
A.塑料B.冰
C.陶瓷D.铁
8.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如以下物品可分成两类:
①铅笔芯、铝质易拉罐、铜导线;②塑料笔套、橡皮、食盐。
这两类物品分别属于( )
A.导体和绝缘体
B.金属和非金属
C.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
D.晶体和非晶体
9.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
10.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面流向尖端
B.从尖端流向地面
C.没有电流
D.由地面和空气带电的多少决定
11.有两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里,且都正常发光。某一时刻,其中一只灯泡坏了,则另一只灯泡( )
A.照常亮
B.比原来暗
C.比原来亮
D.一定不亮
12.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看到灯L1发光,灯L2不发光,则可能的原因是(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1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S2均闭合后,则( )
A.L1、L2都能发光
B.L1、L2都不能发光
C.Ll能发光,L2不能发光
D.Ll不能发光,L2能发光
14.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
A.只闭合S2
B.只闭合S3
C.只闭合S1和S3
D.只闭合S2和S3
15.某同学使用电流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流应选用0~0.6A的量程,但他误用0~3A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 )
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流表
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流表
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
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
16.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17.在如图中的空缺处,分别填入电流表和电池组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路,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
18.课堂上老师出示了“塑料棒、铅笔芯、玻璃棒、铁线”四个物体,要求同学们先判断出哪两个物体属于导体,然后利用下列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这两个导体电阻的大小。
实验器材有:电流表、电源、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四个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2)请在下边的虚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方法。
19.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能力提升》参考答案
1.正;同种;排斥
2.电荷;吸引轻小物体
3.荧光屏;阴极
4.负;吸引
5.A6.B7.D
8.A9.A10.B
11.D12.C13.B
14.C15.D16.D
17.如图所示
18.(1)铅笔芯;铁线
(2)方法一或方法二
(3)按左图连接好电路,将两导体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两次电流表的示数。(或按右图连接好电路,分别将电流表接入两支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19.实验方案1: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负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正电。
实验方案2: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
如果感到不错长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