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选秀女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给皇帝选后选妃,还有一种是选宫女,也就是选服务员,当然,宫女也有出头的日子,例如雍正、嘉庆和道光的母亲都是宫女出身,秀女也不只是给皇帝选,也有一些指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例如道光的皇后钮祜禄氏就是乾隆在自己选秀时给他指的。所以虽然一入侯门深似海,但还是有许多人想方设法飞上枝头变凤凰。选秀女时,不需行礼,不许说话,但是总得走路,有一回某秀女便出了个奇招,“雕鞋底作莲花形,中实以粉,故使地上莲花随步而生”,可惜乾隆对这种小把戏颇为讨厌,不但不欣赏,还让太监把这位轰出了宫。《清史稿·后妃传》中有载,“乾隆二年,册为皇后。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岁时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也。上甚重之。”乾隆与富察氏感情甚笃,想必对与其作风截然相反者极为反感。
前几年上映的《延禧攻略》里第一集便用了这个典,璎珞就利用“步步生莲”之典,忽悠咄咄逼人的秀女乌雅青黛在鞋底弄上这个机关,然后乌雅青黛果然被皇帝赶走了。冯骥才创作的小说《三寸金莲》里白金宝在“赛脚会”中,也用了这个法子:“白金宝坐在凳上,把脚腕子搁在另一条腿上,轻轻一掀裙边,将金煌煌月弯弯小脚露出来,众人全站起身,不错眼盯着看。白金宝一掰鞋帮,底儿朝上,原来木底子雕刻一朵莲花,凹处都镂空,通着里边。她再打底墙子上一拉,竟拉出一个精致小抽屉,木帮,纱网做底,盛满香粉。待众人看好,她就把抽屉往回一推,放下脚一踩一抬,粉漏下来,就把鞋底镂刻的莲花清清楚楚印在地上了。”
步步生莲的典故由来已久,佛陀降生后立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出“屯步宣言”,是佛传神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情节之一,图像中常常表现为“步步生莲”。中原文明这边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传说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时人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传入中原,当有受到佛陀降生传说的影响,但已脱去原有的宗教意义,纯为表现女子之美感了。除此之外,《南史》之中亦有这么一段:“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大体上讲述的是南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用黄金制作莲花图案,将黄金莲花贴在地上,命令自己的宠妃潘玉奴在地面上行走,得意地说道:这就是步步生莲。李商隐《南朝》一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后来莲足又与缠足之陋习联系了起了,某些龌龊文人还发展出了以弓鞋当做酒杯进行饮酒的“铁崖癖”。《金瓶梅》载:“少顷,西门庆又脱下他一只绣花鞋儿,擎在手内,放一小杯酒在内,吃鞋杯耍子。妇人道:“奴家好小脚儿,你休要笑话。”“‘请大少奶奶把方才做投壶用的小鞋借我一用。’陆达夫把手伸向香莲。香莲脱了给他,不知他干嘛用。却见陆达夫竟把酒杯放进鞋跟里,杯大鞋小,使劲才塞进去。‘我就拿它喝!’陆达夫大笑大叫。‘这不是胡来?’牛凤章说,扭脸看佟忍安。佟忍安竟不以为然,反倒开心地说:‘古人也这么做,这叫采莲船,以鞋杯传酒,才真正尽兴呢?’”
——————————————
《清稗类钞.步步生莲》
(原文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