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就是“道”的作用。他在谈修养方法的时候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在谈论物理的时候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在谈到人的生理现象时说:“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
此外,他还说过:“柔胜刚,弱胜强。”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相反地,他则说:“物壮则老”“强梁者不得其死”“勇于敢则杀”,是明确地指出了“柔弱”的功用和“刚强”的弊害。在后来道教中,“柔弱”主要是用于他们的气功修养方面,《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十三虚无》条说:“呼吸中和,滑泽细微谓之柔;缓形从体,以奉百事谓之弱。”
卷五十九引《墨子闭气行气法》说:“凡欲行气,先安其身,而和其气,无与气争。若不安和,且止;和乃为之,常守勿倦也。”是非常细致地说明了“柔弱”和“气”的关系。在《七部名数要记·九守》第九篇中又说:“圣人持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是更进一步地强调了“和弱其气”,也就是“柔弱”在修养方面的作用。
在道教戒律中,也以“柔弱”作为他们的主要条例,他们一定要奉行“柔弱”:在《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性容非”为第四善;《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为上三行;《老君崇百药》中以“体弱性柔”为一药,相反地,他们以“刚强”为戒;《化胡经十二戒》中说,“戒之勿刚强“当可自屈折,强者必先摧,刚者必先屈”;《老君说百病》中认为“以力胜人”“语欲胜人”都是百病之一,这又是他们在立身处世方面发挥了老子的“柔弱”思想。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道医问诊咨询,添加
⊙投稿合作:
qq.白癜风注意事项哪里白癜风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