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妈妈内在能量
杨硕诚刘槿川
定慧在线课
家长:你说奇怪不奇怪,我家孩子一到夏天就浑身乏力、不想吃饭,我怀疑他是懒,想赖掉暑假作业。
答:这可能是病,得治。
夏天夏天悄悄来到留下小毛病~
夏天已然来到,不知身边的你和孩子是否有食欲下降、胸闷腹胀、头重身困、体温升高,甚至容易出现疲劳、呕吐、腹泻等各种不适症状,休息和服用感冒药后还是不见好转?去医院查指标、查影像没毛病?医院诊断是功能性低热、夏季低热、先兆中暑、胃肠功能紊乱?
如果有,不单纯是孩子想赖暑假作业,可能是疰夏了。
《幼科准绳》说:“疰夏之症,体质虚弱,脾胃不足,遭疰夏之热,肢体怠惰,两脚痿软,嗜卧,精神不足,饮食不思,口中无味,大便不调,小便短赤,呼吸短乏,气促。”
此文也解释了疰夏是什么意思。疰夏是夏季常发生的一种症状。
夏日时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乍雨乍晴,气候潮湿闷热,外界湿邪极易侵袭人体,体内湿热重,引起食欲下降、胸闷腹胀、头重身困,甚至容易出现疲劳、呕吐、腹泻等各种不适症状,即我们俗称的疰夏,民间又称“苦夏”。就一个字“湿”。
疰夏多见于体质较弱的老人或小孩,近年来成人的患病率也有所上升,总体来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该病证有明显季节性,待夏日一过,常不药而愈,因此有很多食疗方法。
《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吃什么?
饮食调理可以吃一些芳香健脾化湿之品,宜采用淡补、清补原料,如黄瓜、藕、豆腐、米仁、丝瓜、冬瓜、绿豆、西瓜、甘蔗、梨、苦瓜等。
《日用本草》里谈到:“西瓜,清暑热,解烦渴。”“甘蔗,止虚热烦渴”。
《陆川本草》认为丝瓜可以“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本草汇言》亦云:“绿豆,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藕,凉血散血,清热解暑之药也。”
《本草纲目》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需要注意不可以用饮料代替水。汽水、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肥甘厚腻易生湿热,反而会加重病情。
怎么吃?
疰夏者往往闻到油腻气息感觉恶心欲呕,怎么办?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经指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薏苡仁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都是不错的搭配。下面特列举一款,供参考。
原料:鲜丝瓜1条,粳米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鲜丝瓜去皮和瓤,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鲜丝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块做粥。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生津。
药用
1.藿香正气水
每年夏天都容易“疰夏”的人,如表现舌苔水滑,白腻,腹部胀满,小便不黄,没有明显的喉咙痛等热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藿香正气水,小的宝宝可以用藿香正气液(无酒精)能有效改善。对于较小的宝宝来说,用棉球蘸取藿香正气水敷贴肚脐也可。
2.通草3g+玉米须15g煎服代茶饮
通草性味甘淡,可通热利水,清化湿热;玉米须性温,可清热利尿,使水湿从下焦排出。
若低热不退,酌情可加西洋参、麦冬、石斛、荷叶、翠衣;若胃纳不佳、头重身困、腹泻,酌情可加白术、山药、扁豆、莲肉、苍术、厚朴、佩兰、藿香。
这类患者在夏季尤其要注意调整膳食,做到饮食清淡,可口美味,少食多餐。
按摩穴位
夏季经常按压足三里(外膝眼直下三寸)、摩腹,四处遛弯儿,有助于改善消化机能。若见头昏脑胀,可按压太阳穴(头部眼角外侧一指处)。若见恶心反胃,按压内关穴(手掌腕横纹线中点直上二寸)。
若夏季低热,多非感染性发热,故请千万慎用抗生素。
愿天下无病儿~
作者
小鱼儿,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系在读硕士。自小受家中体弱孩子启发,倡导中医健康生活方式,从食药针推各方面寻求小儿疾病最佳解决方案。
—END—
更多推荐
▽▽▽
节气夏至:左手酸梅汤,右手藿香正气 -06-21 今年特配开心牌酸梅汤:可解渴,可开胃,可舒肝 -06-15
賴世伦老师遵师嘱托于年回国,年创办百草箱至今。秉承“办教育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精神,投身传统中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事业中。
风雨十四载,也是百草箱的公益十四年,平台所有的课程活动结余均投入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相关公益慈善项目中。年成立百草箱专项公益基金,愿携更多有识之士,践行大医“普救众生含灵之苦”的精神,以医济世。
百草箱
至真中医诊所
喜欢就点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