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书中难找到的有疗效的养生之法——揉“地筋”。道宗秘诀中有这样一句话:“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揉软,会有神奇的功效。养肝之揉地筋
通常脾气越暴的人,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样。凡是有肝病的人,这条筋是必按之处。肝的问题是人体的一个核心问题,肝的功能加强了,人体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会显著提高。但肝却是最难调理的脏腑,药物难以起效,针灸似乎也鞭长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却道破了我们通往肝经的捷径——通过调理“筋”就可以修复肝。揉这地方的时候有人会感觉这根筋软弱无力,塌陷不起,这样的人通常肝气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这根筋揉出来才好,还有人虽然这根筋很粗大,揉起来却毫无感觉,也不坚韧,象是一根麻绳,五十岁以上的男士较为常见,这样的人通常年轻时脾气暴躁,肝功能较强,但由于酗酒、房劳、忧虑等诸般原因,现已肝气衰弱,更需常揉此筋。跪着走以养筋
在一个不太软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着行走,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盖,膝盖由于新鲜血液的供养,使寒气可散,积液可消,肿痛可化。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如有人膝盖有伤痛,就先在较软的床上跪着不动,逐渐缓缓运动,很快就会适应的,那时膝盖也就不痛了。气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脚底,那就先引到膝盖,膝盖气血充足,离脚底也就不远了。跪着走,养筋大补肝脏
道医称膝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所以要常跪着走以养筋。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补肝脏的方法。不花一分钱,更不分什么体质,只要常常调节我们脚下的“地筋”,我们的力量就会源源而发。日常护肝良药,家家都有
Q1·
乌梅
酸、涩、平,归肺、脾、大肠经。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煎服。止血宜炒炭。外用适量。
表邪未解者忌用。
乌梅酸甘化阴,能调节肝脏酸碱环境,从而起降酶作用。乌梅有一定的助消化增强食欲的效果,可用于肝病之纳呆食少。
Q2·
薏苡仁
薏仁,苡米,苡仁,米仁。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脚气浮肿,脾虚泻泄,带下;热痹,湿瘟证邪在气分,温邪偏盛;肺痈,肠痈等。15~30g。煎服。健脾止泻宜炒用,余生用。亦可煮粥食用,为食疗佳品。脾约便难及孕妇慎用。1.健脾止泻用于慢性肝病之脾虚便溏,泻泄。2.利水渗湿用于慢性肝病之浮肿,肝硬化腹水,亦用于脂肪肝之肥胖患者,多与藿香、佩兰、滑石、浙贝母、苇根、车前草、通草、大豆黄卷等芳香化浊药同用。肝主谋虑、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肝气正常,肝血充盈,机体众多功能方能正常运行,若是肝出现病变,则会出现很多病症。所以,大家日常要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哦!
END
▍申明: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辩证治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