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隱(明)桂蔭紡績圖
設色絹本立軸
題識:姜隱。
鈐印:姜隱
說明:1.姜隱:字周佐,生卒不詳,明代中期著名畫家,黃縣人,善畫人物花卉。所畫人物,形象生動,筆墨秀潤峭利。明代韓昂《續圖繪寶鑒》和顧炳《畫譜》,都選有姜隱畫跡。《畫譜》排其名位居唐伯虎之次而在第二,足見姜隱在當時畫苑中的地位。
2.此圖仕女開相豐腴,與姜隱傳世畫作《芭蕉美人圖》風格一致。
3.此圖繪織機精細入微,可見是寫實之作,此圖的一方面價值,即是研究紡織文物之實例,比之繪畫本身不遑多讓。
×84cm.
明代姜隐的《桂荫纺绩图》,是此次工美古代书画拍品中最值得称道的一件工笔仕女图,原因之一是姜隐名高而作少,之二此幅技法高妙,真如画史称道的一般,可称唐寅之下第二人。
明代韩昂《续图绘宝鉴》和顾炳所刻《画谱》都选有姜隐的画迹。《画谱》排在唐伯虎之次,名列第二,足见姜隐在当时画苑中地位,明代刘少师对姜隐的“补衲图”跋日:“构景萧寂,寄神凝逸,尝一脔有余味矣。”传世作品有《文石甘蕉图》《芭蕉美人图》。
《芭蕉美人图》(现藏于美国私人)
今以姜隐传世之作《芭蕉美人图》(现藏于美国私人)与工美此幅《桂荫纺绩图》相比较,非但风格相近,而且《桂荫》一幅比《芭蕉》一幅更胜一筹,这在鉴赏家而言都能一目了然的。姜隐的画风显然是高度写实的,而且具有高超的造型功力,这从此幅《桂荫纺绩图》的一台织机即可领略之,简直可以作为研究中国纺织机械史的形象教材,兼之画中仕女典雅雍荣的气貭,使此幅作品同时具备着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古代织机模型
广东通草画中的古代织机
姜隐的仕女,应当承接着唐周昉、张萱以来的画法,与现存的宋摹张萱《捣练图》有着一脉相承的格调,圆润丰腴的人物造型,用于开相的三白法,细眉细眼悬胆鼻鹅蛋脸樱桃小口构成的人物气质,通过典丽幽倩的设色与细挺的勾勒线条表现出来,甚至比唐寅《孟宫蜀伎图》之类的工笔仕女图更觉古典渊静。宋摹张萱《捣练图》中的仕女形象
唐寅《孟宫蜀伎图》中的仕女形象
陳洪綬(-)草書五言詩
水墨絹本立軸
題識: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園林含淑氣,竹樹繞春流。舞席千花伎,款傳五彩樓。群歡與王澤,處處滿皇州。洪綬。
鈐印:弗遲、雲門僧悔
鑒藏印:王禮治字檢叔印信。
說明:1.此陳老蓮晚年草書,用筆遒暢老到,與故宮博物院所藏老蓮書於順治二年的《行書不譚聲氣不譚文七言詩》金箋扇面,書風一致。
2.老蓮所鈐二章,可參考比對《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第頁第30號印,第頁第53號印。
3.收藏者王禮治,字檢叔,浙江杭州人,清代收藏家。家有櫻桃館,藏名跡甚富,別築古泉室,曾重訂洪氏《泉譜》,氏為清代乾隆嘉慶間人,同張廷濟交好,癖嗜古泉,為“錢社”中人,精於鑒藏金石碑版,字畫書帖,張廷濟贊他“鬻古還兼鑒古能”。
4.此拍品包手上有上海博物館庫號“入”,並貼有抄家退還簽“藝文畫”。
×48cm.
陈老莲的人物画还常见,而独立的大幅书法实在罕见,此幅可谓绝真无疑了。清杨宾《大瓢偶笔》曰:章侯以画名,而书亦佳。清吴修《昭代尺牍小传》曰:章侯书法遒逸。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评洪绶行书为逸品上。现代谢稚柳先生早年书法宗之,得其逸气。而纵观工美此幅,则既逸且遒,笔力雄健之处,有着与晚明书家如王铎、傅山等共通的气质,只不过书字之结体各异,因此流于外在的表现便大相径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陈老莲行书《不谈声气不谈文》扇面
就真赝而论,此幅作品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书风可对照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老莲行书《不谈声气不谈文》扇面,此扇面书于顺治二年,书风与此轴如出一辙。所钤"弗迟"、"雲門僧悔"二印,按之《中国书画家印鑑款识》,可知同印无疑,即为明证。藏家是清代杭人王检叔,是被张廷济称为"鬻古还兼鉴古能"的方家炬眼。莫如忠
莫是龍父子信札合卷
水墨紙本手卷
說明:1.莫如忠《慶吊禮札》一通,黃紙本,原札四頁,現聯通裱在一卷中。鑒藏印:滄州李氏收藏之印,金樓仙父青箱長物。
2.莫是龍《別兄殊闊札》一通,落款:雲卿弟頓首,恥齋尊丈社宗,弟遇太倉及青浦,足下有何寄語,幸即揀示□□。鑒藏印:潘咸真賞,金樓仙父青箱長物。
3.莫如忠(-),字子良,號中江,南直隸松江府華亭人,師從唐順之,嘉靖十七年進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書法宗二王,與子是龍被董其昌尊為當代二王。
4.莫是龍(-),字雲卿,莫如忠長子,明代文學家、書法家、藏書家。
26×41cm18.3×98.5cm.
清徐璋《华亭邦彦图》中的莫如忠肖像
清徐璋《华亭邦彦图》中的莫是龍肖像
莫如忠、莫是龙父子书札合卷,也是件稀罕物。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如忠行书,風骨朗朗,亦善署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吾乡莫中江方伯书学右军,自谓得之《圣教序》,然与《圣教序》体小异,其沉著逼古处,当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予每询其所由,公谦逊不肯应,及见王右军《官奴帖》真迹,俨然莫公书,始知公深于二王。明代唐文献《占星堂集》云:中江书法自右军、大令而下,不废夫李处州、赵承旨,残行断楮,人莫不夺之蠹鱼之口,而袭之箧笥之腹。《松江志》云:如忠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工草书,势若龙蟠虎卧。
莫是龙是如忠之子,《海上墨林》及《无声诗史》都称其书法钟王及米,小楷精工婉媚,行草豪逸有态。
如忠之书逼古而宗二王,是龙之书婉媚而有豪逸之态,个中消息,从此卷父子合札中明见其致,无复多言。前人谓其书:"残行断楮,人莫不夺之蠹鱼之口,而袭之箧笥之腹"。况此长篇札牍,洋洋洒洒,又豈"残行断楮"可比,而数百年来,竟无入蠹鱼之口,则今日将入谁家箧笥之腹而袭之,姑且拭目以待识者。
黃道周行草書已作詩卷
水墨紙本橫披
題識:1.《宿西房遲仆子發裝不至》:不作禪房語,疑悲落葉聲。杖頭轉剝啄,屐齒失分明。過鳥穿雲細,歸人堵路平。誰能黏石骨,長滯古先生。
2.丘壑清時滿,風林晴日多。非因玄想斷,曾柰世塵何。鹿豕尊師友,江湖廢嘯歌。昔年樵爨者,青髩已變皤。
3.藍蘭遲翻嶺,徵車歸故山。天無一日定,人得幾時閒。縛帚歸雲下,鐫書翠浪間。猶懸稀羽翮,不得數徊還。甲申(年)十月廿九日道周又書。
鈐印:黃道周印、石齋
說明:1.此卷書於甲申十月,即崇禎十七年十月,同年四月,北京陷於闖軍,崇禎帝以身殉國。同年五月,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皇帝位,史稱“南明”,黃道周出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禮部尚書。
2.此卷曾經鄒允中、韓去非收藏。鄒允中,字心一,湖北武昌人,清末舉人,宦游山東,工善書畫,山水等“四王”法,好搜考金石,曾主持刊印《壽光懸志》。韓去非,曾用名韓克,河南省輝縣人,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歷西安事變,年任濟南市委書記,年調任上海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年任上海市參事室副主任。政余雅好書畫,富收藏,藏多精品。
鑒藏印:西山印信、鄒允中鑒定、癸丑生韓去非
30×84cm.
謝稚柳、黃賓虹題石濤芥菜圖
水墨紙本立軸
題簽:1、謝稚柳題簽:清石濤芥菜,蘧飛同志屬題,稚柳。鈐印:謝稚、稚柳。2、石濤自題:深秋無雨忽來乾,刮面驚人飢且寒。十口似榮甘自苦,一身如菜辣何安。世晴已薄愁多旱,天意常虛愛若蘭。好待吾儕不得負,謂行藜道際偏難。零丁老人極。鈐印:清湘老人、道合乾坤。鑒藏印:有聲長物、江村珍藏。3、黃賓虹題:清湘寫芥,取以自況,此其得意之作。予向。鈐印:黃冰鴻。4、謝稚柳題:①石濤嘗自題其畫蘭、詩雲:十四寫蘭五十六。於以知其寫蘭之始、是年為十四、又從知石濤畫臘,或尤不自十四始耳。石濤於人物山水、花果、無所不寫,山水而外,於蘭竹為特好,而蔬菜亦數數見其畫筆,蓋亦所深喜者。曾憶其自題畫菜詩雲:南京大好飄兒菜,三個銅錢足飽餐。卻笑清湘貧徹骨,閒來寫向畫中看。紀年為丁卯,時石濤四十有七、此圖雖無紀年,要以為五十左右之作,其畫筆視南京瓢兒菜為勝也。謝稚柳。鈐印:謝稚、稚柳、煙江畫閣。②石濤山水流派所以出,於元為倪王,於明為沈周、陳洪綬等,以其善變、遂不易辯耳。而石濤亦絕不忘其所自,嘗見其自題山水雲:偶向溪邊設亭子,世人又道是雲林。蓋深不樂人道其出處耳。余紙未盡,因復為題此數語博笑。丙年(年)初夏、小病乍起並記,稚柳。鈐印:謝稚柳、稚柳。
鑒藏印:蘧飛所覽書畫之印
說明:1.此幅石濤畫蔬菜一種,黃賓虹稱“芥”菜,所據或為石濤畫上自題有詩句雲“一身如菜辣何安”,菜而有辣味者,當為芥菜。謝稚柳先生則稱即“南京瓢兒菜”,則即江南大青菜一類蔬菜,由畫中菜形觀,則似青菜不似芥菜。
2.謝稚柳先生考證,此幅約繪於石濤五十歲左右。
3.收藏者韓蘧飛,河南省輝縣人,年入黨,曾任山東省委交通部副部長,濟南市委書記,上海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等職。政余雅好書畫收藏,所藏多精品。
25×30cm.
黄道周《行书己作诗卷》和石涛上人的《芥菜图》,都是出自老领导韩蘧飛的家藏,政余有此亲文华近翰墨的雅好,其品亦可料见风致雅怀。
黄道周书法严冷方刚,不谐流俗。清秦祖永《桐荫论画》称:道周行草意离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王文治《快雨堂跋》曰:楷格遒媚,直逼钟、王。工美上拍此卷,笔势翻腾遒丽,开近世宗风,其峭厉勃郁处,最见气骨。近人中惟海上来楚生先生得其笔,然则终不得其遒峭之致,汲古会意,又谈何容易,此卷在前,直令今人生膜拜之心而已。
石涛上人肖像
石涛之名,如雷贯耳。况且此幅并有黄宾虹先生、谢稚柳先生题跋加持,似亦无须赘言矣。上海工美25周年庆典拍卖会
拍卖时间:年11月8日下午1:00
预展时间:年11月5-7日上午9:30-下午6:00
展拍地點:上海市南京東路號4樓工美拍賣展示廳
同步拍(点击右边文字即可进入-):集胜社
1.如果您喜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tongcaoa.com/yfyl/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