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我们届考研党更是如此,尽管在家有充分的准备复试时间,但这迟来的复试和录取仍是让人提心吊胆好几个月。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身边的同学也都陆续接到了录取通知,而我也如愿进入了中医科学院来度过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此时只想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考研经历:不经历风雨,哪见得彩虹?
1自我评价我本科专业是中医学,就读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报考了中医科学院,当时选择在这个学校也是因为学长学姐的推荐,而且听这个名字感觉很高大上,本科时候在班里成绩一直处于一个中等偏上水平,今年考研这个分数说实话我很满意,至少没有辜负近一年多的努力。
接下来我将从:大学生活如何为考研做准备?如何分配考研时间?中医考研科目复习攻略,报考指南以及考研过程中其他问题几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
大学生活如何为考研做准备1考研原因:相信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心中已经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我要考研。诚然,当前医学生虽然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但是临床治病救人仍然还是每一个医学生心中的“白月光”。然而,一方面大学本科五年的学习还不足以支撑自己独自去治病救人,另一方面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医院都需要研究生学历甚至博士学历。因此,考研深造成为了当前大多数医学生默契的选择。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医院,或者去西部计划等等,这些也都是非常好的选择,相信只要肯努力,不管哪一条路都是光明大道。2考研前准备:考研之前就是我们美好而又轻松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的第一要务是在保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要知道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推免还是主要看绩点排名的,相比于考研来说推免是一条极其轻松的“捷径”,但是需要平时付出比别人加倍的努力。其次就是四六级成绩,虽然很多学校对这个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但是很多老师在复试的时候会询问或者查看你的四六级成绩,因为考研初试成绩反应的是你当前英语水平,而四六级可以反映你大学生活中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如果想要报考北京的话是一定要过四级的,所以建议大学时好好努力把四六级考过,再不济也得考过四级,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失去报考北京的资格那可就追悔莫及啦!我四级第一次考的时候是五百多,当时很高兴。但是跟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在大学期间基本把英语抛诸脑后,等到考六级的时候刷了很多真题才勉强考过,再后来就是不断地刷分,考取了一个满意的成绩。而且在复试时果不其然有老师询问了六级成绩。所以我的建议是四六级成绩尽量通过而且越高越好,最低也要通过四级考试,不断地去刷高自己的分数,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确保你的英语不会拖后腿。对于只通过四级的学弟学妹们也不要担心,因为资格审查时只要通过四级就可以有录取资格。再者就是平时的论文发表,学校活动,创新创业比赛,先进个人,对于这些荣誉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免得在复试时别人拿出来的荣誉证明一摞而自己只有简单的几张。但是要挑选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些活动去参加。比如说以后要学习中医经典基础类的专业,就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四大经典背诵理解一类的比赛,这种比赛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理论基础水平。如果要报考临床类的专业学位,就可以选择参加一些临床技能,针灸推拿技能或者创新创业这样的比赛,这样能够更让面试官看到你的实践能力。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很多活动。其中有专门的“仲景文化节”就是我们医学生竞赛的一个好平台,那时候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基础知识比赛,技能操作比赛等等,还有机会选拔到国家层面参加比赛,这些都是对个人能力的有力证明。另外,每年有一些歌唱比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等,这些比赛对于有特长的同学也是特别好的选择。说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大学生活不能荒废,学习成绩要保证,其次四六级一定要努力通过,课外活动在自己有精力时尽量参加,这个虽然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确实是在同等水平下面试官考量标准之一。对于已经在准备考研或者没有机会获取这些荣誉的学弟学妹们,如果想要报考中研的话,大学即使没有做相关的东西也是可以的。可能在录取后选导师方面比起有这些荣誉的人少了点优势,不过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东西对一个人的能力锻炼非常重要,还是希望读研期间多多努力全面提升自己。2关于初试初试考研时间的分配1纵向时间分配:考研战线不应拖得太长,很多学长学姐都跟我们说过这个问题,就是考研战线拖太长到后期会容易崩溃。比如,有的同学是从大三上半学期也就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就开始拼命熬夜学习,想着提前学习背诵会记得更牢固,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这样考研战线就拖得比较长,神经一直处于一个绷紧的状态,每天都要想着考研这件事情,有的甚至在最后专业课上,老师在上面讲着妇科学儿科学,自己在下面看着中药或者方剂,这样其实也不太好。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精力和热情都是有限的,在前期用力过猛,会在后期导致精神上的压力剧增,会感觉我已经学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是什么都不会,尤其在后期思想压力剧增,导致冲刺阶段的复习效率低下,所以我建议考研时间可以稍微往后,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考研大概用了八九个月,从年3、4月份开始准备。中综复习顺序是中药,方剂,中内,中诊,中基,针灸,第一轮的复习我要确保在八月份之前结束,因为七月份医院实习,剩下的时间并不会太久,所以说当时我的压力其实也是很大的,既要准备期末考试还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其实是一个不断重复总结和背诵默写的过程,虽然我复习顺序是按照上面那个进行的,但是并没有完全不变,因为你要知道,一直背诵一本书是超级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其实这六门课程里面有很多重复和相通的地方。所以我的复习是三四月份穿插复习中药和方剂,五六月份穿插复习中内和中诊,七月份穿插复习中基和针灸,八月份就是对这六门课程进行一轮总的复习回顾。之所以把中基和针灸放在最后,是因为针灸当时在学的时候我比较感兴趣,所以基础知识我掌握得还可以。而且针灸跟其余科目联系没有那么紧密,所以我建议大家放在最后复习。其实这六门课程我们在大学期间都是必修课,所以对里面的知识还是有一点印象的。2横向时间分配:首先跟大家说一下我实习这个情况,考研的那年暑假就不用考虑了,是肯定没有了。上半年我们学校实习还是比较严格的,科室不同老师的管理也不同,但是影响也不大,医院对实习生要求并不太高,自己还是会有很多时间去复习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另外就是实习之后我发现能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在大学期间平时一般都是在门诊里面去学习,但是具体的像一些临床操作都是很不清楚的。所以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实习中会听到很多学长学姐或者带教老师的经验和建议,这些都是复试期间很容易问到的问题。后期复习时间比较紧,压力也很大,这个时候实习可能就不太认真了,幸运的是老师们都很理解,在考研后期给予了充分的时间来备考。对于横向时间,其实大家仔细算一下。考研的人,早上稍微睡晚一点,六点十五起床,七点开始学习,到中午十一点半结束,再从下午的两点半开始学习到晚上的五点半,然后再从晚上的七点钟到十点钟,学习一天得有十个小时,中间该休息休息,该散步散步,让自己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计划制定,而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年轻是我们的资本,但用这些资本干什么事情却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正是因为有自律的生活,慢慢地自己就会习惯这种考研时期的拼搏。在考研自习室可以看到很多努力的人,每天都坐到熄灯才走,回寝室还要挑灯夜战,这些都是我不能理解的。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情遵守自己的计划来完成。在此也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跟那些人比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节奏,可以借鉴但不要模仿,尽自己的努力劳逸结合。然后平时复习应该怎么安排时间。我这个人拖延症比较严重,所以我会用很多软件限定自己的时间安排。具体安排比如说,早上记忆力比较好,就会背一些英语、还有歌诀之类的。下午状态不是特别好,就可以用来刷题刷网课,这样就不怎么困了。然后晚上可以总结这一天的知识点,方便第二天早上背诵。另外一周安排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出去放松放松,我当时就是和室友出去吃饭,每周的外出时间都是我最期待的,同时也可以和他们交流交流复习心得,这是最好的。我的建议就是最好有松有驰地学习。毫无疑问,英语是越早开始越好,主要是单词的背诵要每天坚持下去,我当时一天背大概一百个,所以考研单词一个多月就背完了,接下来就是不断地重复,重复。我刚背完单词就开始刷真题了,主要是阅读,也是不断地重复和理解,而政治是从八月份开始听课,九月份刷一千题,十月份到十二月份不断地刷题,这两个科目复习方法会在接下来模块重点来说。考研具体科目的复习方法英语我的英语成绩是75分,这个分数和我预估的差不多。在没考试之前大家都说北京公共课压分,所以当时有点担心万一英语考砸了怎么办?当看到英语分数的时候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英语是一门考验基础的学科,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实大学期间基本已经脱离了英语,要想高分还是很难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尽早准备单词!后面时间把重心放在真题的分析和理解上,一定要确保单词不是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上的绊脚石,时间充分的话更有机会冲刺高分。首先说一下现在的英语题型。主要是阅读,七选五或者排序新题型,写作(大小作文),完型填空,翻译。我准备的资料有红宝书,恋练有词,何凯文的作文书和句子分析,王江涛的作文书,刘晓燕的作文书,还有最重要的张剑黄皮书(历年真题),用的软件主要是扇贝单词,百词斩偶尔也用。下面具体说一下:首先是单词:词汇量决定了你的阅读速度和做题感觉,词汇量自然是越大越好。没背单词之前是万万不能做题的。词汇量不仅仅要求知道单词的意思,还应该知道这个单词的特殊含义(这也是考研单词和四六级不同的地方,考研单词要求掌握单词的多重含义,尤其是某些单词的熟词僻义)和感情色彩,这是历年考研真题关键所在。检验词汇量的好方法就是看一看真题里有没有出现大量生词,如果还是好多单词不认识,那么说明词汇量不过关,其次就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目标分数。我前前后后买了三本单词书,有考研必备三千词,何凯文词汇等等,但是发现其实大多数单词书都差不多,其实主攻一本书就可以了。我刚开始的时候听取同学们意见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但我是一个性子有点急的人,看了几个视频之后觉得他讲的很慢,因为他即讲单词又讲长难句分析。后来我又买了一本红宝书,这本书是整个考研期间我用的最多的一本单词书。主要是因为这本书印刷地非常清楚而且单词量很全。我是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来背诵并复习的。前前后后背了三四遍,第一遍从头到尾,第二遍从尾到头,第三遍从中间开始。再根据做题时的运用,基本把单词掌握得很熟练。建议把多次记不住的单词写下来或者在单词软件上标记出来,利用零碎时间来记忆。不管用什么单词书什么方法来记忆,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任何做题技巧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手机软件我用的是墨墨背单词和扇贝,可以任选其一,主要是在零碎时间利用手机背背单词,里面也有红宝书的单词书,可以穿插着背诵,查漏补缺。有的老师用词根来辨别单词意思的方法,比如,auto开头单词有自动化意思,de开头有下降意思,co开头有合作意思等等,这个可能也算一种方法,但是会有误差,具体怎么看单词表达的含义,看这个词在句子里面的位置,结合语感判断。我当时没有太多时间也不太感兴趣,所以没有按照这种方法。但是做题的时候见到类似词根的单词会有意识的记一下。其次是阅读:我主要用的张剑黄皮书。我背完第一遍单词的时候就开始做阅读了(因为背单词真的很痛苦,还有就是觉得自己进度好慢,迫不及待地想要做真题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刚开始做的时候真的是很崩溃,感觉自己脑子一团浆糊,当初背的单词也不认识了,就算认识了,也选不出来正确答案,而且有的句子非常长,读完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一度想要放弃英语。这个时候我停下来搜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帖,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认识到光靠自己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听一些老师的讲解,他们都是多年从事考研英语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总结和喜好,我选定了讲长难句的田静老师和讲阅读的唐迟老师。首先挡在阅读前面的不只是单词还有句子的分析,之前看何凯文每日一句看地很笼统,没有系统学习。在看到田静老师的讲解后真是醍醐灌顶。之前很多不理解的句子在听完老师的课后逐渐理解并正确区分句子的成分,认识到阅读并不是一坐难以攀爬的高山。在同学的建议下我又开始看唐迟的阅读课,学弟学妹可能不理解,背诵了单词学会了长难句分析不就可以做阅读了么?为什么还要再看阅读的课程呢?其实这就是阅读的角度。有时候我们能够读懂每一个句子,但是把全篇联系到一起就不知道主旨是什么,这篇阅读的意义在哪里?看了唐迟的阅读课,你就明白你眼中的阅读跟命题老师眼中的阅读差距在哪里。唐迟老师主要讲阅读的逻辑,怎么把每一句的前后联系起来,怎么把段跟段联系起来,怎么看出命题老师的出题角度,怎么把每道题目之间的隐含内容挖掘出来......在这里不一一叙述,如果大家在做题时非常迷茫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做真题是从年的开始,只做阅读,其中留出来12年以后的做考前模拟。我当时是一天做一篇,做太快就会不仔细而且其他科目也需要时间,做完之后看看黄皮书后面的解析和唐迟的讲解。阅读基本就是这样完成的,到后期唐迟会出一个秋季总结,大概只有几个视频,我觉得非常有用。新题型和完型近些年比较简单,一定要好好做。有的同学把阅读当成一块“肥肉”,觉得新题型和完型分值少又费时间就没有好好做,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要想拿高分必须方方面面都要复习到。新题型和完型同样是讲究技巧的。刚开始做年之后的新题型时每篇错的特别多而且很耗费时间。后来偶然看了刘晓燕老师的新题型和完型课,在这方面进步很大。而且刘晓燕老师讲课非常幽默,还有很多角度奇特的心灵鸡汤,算是在考研期间的一点乐趣吧。翻译主要考验词汇量和长难句的划分和理解,在阅读理解那一模块,翻译其实都已经带着练习了,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专门练习,但是如果觉得翻译很烂的话推荐新东方唐静老师,翻译讲的特别好,也会推荐很多翻译的技巧。今年的翻译非常简单,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完。很多老师和考过研的学长学姐之前都建议翻译放到最后做,因为翻译占分少又耗时间最后平均分也很低。最后说一下作文,这也是我最后准备的模块。大作文我主要用王江涛的作文书和刘晓艳的视频课,先听刘晓燕的视频课,她主要讲的是作文框架,怎么把一个句子用到不同的作文类型中。比如图画作文怎么观察怎么去找命题角度等等。看完刘晓燕的视频课基本对所有的作文类型怎么写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但是有了框架还得要有好的句子填充啊。我个人觉得刘晓燕的作文书中句子比起王江涛的作文句子没有那么“高大上”。所以我后期还是选择背了王江涛的预测十篇。而且我觉得背诵作文非常有用,之前听说报考北京的要注意万能模板是大忌,只有你实在时间不够了,才可以用一用这个方法,能拿到及格分就不错了。所以一直迟迟没背,想着自己写,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写作基础真的是漏洞百出。在这上面耗费了很多时间,最后决定刘晓燕老师的框架里面套用王江涛老师的句子,这样既不会跟别人重,也使文章看起来没有那么模板化。确定了作文形式一定要动手写。我是自己总结了模板,按话题分类,环境保护类分正面负面,社会现象类,传统美德类,科技发展类等等,就分正反面论述,把每个类型整理固定为一个模板,考场上可以直接默写省时间。如果到了考场再写恐怕就没有那么多时间还容易出错。关于小作文我觉得直接背王江涛的预测十篇就可以,没背之前我也不相信别人说的你背的多了就会写了,但是由于没有其他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去背诵。背完才发现小作文很好背,篇幅很短,一定要熟背,这样就可以套用不同的句子。在考场上我看到小作文时就直接往上写了,都是背诵过的句子。另外我建议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