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五峰山
7月24日清晨,队员们从前一天征服最高峰带来的腿部肌肉酸痛中醒来,开启了第七天的行程,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五峰山玉皇尖,距湖北省仅有一山之隔。在来到这样一座陌生的山下的同时,我们迎来了两个熟悉的新成员——药学院徐先韬书记和作为向导的我校19级中药专业的伍凯祥同学,今天他们与我们一起对玉皇尖的中药资源进行考察。
玉皇尖是我们科考到目前为止登上的最有人气儿的一座山,路也大多铺成了水泥路,但山势陡峭,几乎没有较平缓的路段。从山脚下开始就有许多房屋,我们开始攀爬时正好是当地居民开始一天生活的时间,于是路上不断有居民路过,停下来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们,当得知我们是来考察中药资源、采集标本之后,他们给我们打气“加油啊,这山很好爬的”,我们也在这样的鼓励中不断前行。
01
途中,我们还在一个大叔的邀请下去了他家里小歇片刻,品尝山上特有的茶。大叔十分骄傲地向我们介绍他家简单又舒适的老屋子:“这屋子冬暖夏凉,冬天坐在屋中间也能晒到太阳,夏天阳光最多到门槛,穿堂风一过,凉快得很!晚上不用空调也不用电风扇…”,徐书记搭话:“还得盖被子。”,大叔笑着:“是啊是啊,还要盖被子,还有这地,也不是普通的土,都是黄土混合砂石夯平的……”,大叔的话和这充满田园气息的屋子、门前精致的花园以及菜地还有这山间的美景,让队员们对这样的生活充满了羡慕。
02
虽然玉皇尖的水泥路直通山顶,但这里的中药资源还是十分丰富,因此我们在山上也算是小有收获,当然收获更大的还是从杨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同学们看,这是五倍子,它是五倍子蚜虫在夏季寄生在盐肤木类植物叶上产生的虫瘿,五倍子蚜虫在冬季又寄生在提灯藓类植物上,等待来年春天再入侵盐肤木类植物,这样周而复始……”“这是中国旌节花,它的茎髓用稍细的钢条等硬质棒棍捅出来就是我们说的中药小通草……”
03
午饭时间,我们还是边聊天边嚼馒头,徐书记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他带了一瓶“下饭神器”老干妈辣酱与队员们分享。书记正苦恼怎么把辣酱从罐子里挖出来时,杨老师把握十足地说:“可以用小通草的茎把皮剥了当筷子用。”随后徐书记乐呵呵地用临时筷子给队员们分辣椒酱,一边感慨道“出门身边有个专家真好”。在每个人都分到了辣酱的时候,书记开玩笑地来了句“小通草没有毒吧?”,杨老师无缝衔接“当然没有,我可是第一个用它分到辣椒酱的。”,这给我们的午餐又添了快乐一味料。
接近山顶的时候,大风带来了云雨,雨水和云雾让我们加紧步伐赶到了山顶的兴佛寺避雨,待雨势稍小,我们在寺庙周围又采集了几种植物,待到下山时,太阳又出现了,大家笑言“这雨是玉皇大帝给我们接风洗尘的。”
近日台风“烟花”将近,即将影响到安徽地区,对科考队的行程也将产生影响,但我们希望科考队接下来的行程一切顺利。
安中医科考队
科考与你一路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