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通草 > 小通草用法用量 > 正文 > 正文

中医杂谈藿朴夏苓汤解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4 21:53:24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59.html
蓝月提示:

健康靠自己生命属于你

检查不成病千万别侥幸

异常小指标生病慢悄悄

耐心学一点减少大风险

劝君提升健康管理学习意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藿香二钱(6g)半夏钱半(5g)赤苓三钱(9g)杏仁三钱(9g)生苡仁四钱(12g)白蔻仁一钱(3g)通草一钱(3g)猪苓三钱(9g)淡豆豉三钱(9g)泽泻钱半(5g)厚朴一钱(3g)水煎服。芳香化湿,渗利水湿。

具有对肠胃蠕动呈双向调节、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1.中医病证湿温证: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黄,脉濡缓。2.西医疾病肠伤寒、肾盂肾炎、慢性结肠炎、布氏杆菌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湿温证者。

1.藿朴夏苓汤组成中药效与用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煎药与服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功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证与西医病之间的互补关系。2.掌握藿香配淡豆豉,杏仁配白蔻仁、薏苡仁,半夏配厚朴,通草配赤苓、通草、猪苓、泽泻,杏仁配白蔻仁、半夏、厚朴,竹叶配滑石、通草、薏苡仁之间的用量及相互作用关系。3.方中藿香配淡豆豉治疗①病变以湿浊为主,旨在芳香化湿;②病变夹有表证者,兼以解表散寒。

1.用药特点:方中用白蔻仁、藿香、厚朴芳香化湿,白蔻仁偏于醒脾,藿香偏于和胃,厚朴偏于下气;赤苓、通草、薏苡仁、泽泻、猪苓利湿,赤苓偏于益气,通草偏于通利血脉,薏苡仁偏于健脾,泽泻、猪苓偏于清热;半夏苦温醒脾燥湿;杏仁降泄痰浊;淡豆豉辛散透达,方药相互为用,以芳香化湿,渗利水湿为主。2.用量特点:方中用药11味,芳香化湿药3味如白蔻仁、藿香、厚朴,用量总和是12g;利湿药5味如赤苓、通草、薏苡仁、泽泻、猪苓,用量总和是38g;燥湿药1味如半夏,用量是5g;降泄痰浊药1味如杏仁,用量是9g;辛散药1味如淡豆豉,用量是9g;其用量比例是12∶38∶5∶9∶9,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湿温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tongcaoa.com/yfyl/8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通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